【西凤酒1952报道】2012年,白酒行业经受多重考验:广告门(央视的“限酒令”),经费门(国务院的“三公瘦身”);散酒门、勾兑门、塑化剂门、禁令门(中央军委的“禁酒令”)。在加上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白酒产业在多重门的夹缝中生存,这一年可谓是如履薄冰的一年。直接结果,就是让白酒产业广告门槛提高,经营成本增加,而销售渠道萎缩,许多白酒产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白酒产业拐点出现,白酒产业是正在走向下坡路的夕阳产业呢?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被近年来白酒产业高速发展掩盖了的问题总爆发。换句话说,这是白酒产业走向成熟与强大的必然途径。
●白酒发展历程
产业恢复期(1988年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白酒由作坊步入工厂,更多的是得到政治因素的催化。在基于白酒产业供应不足,政府为了平衡市场需求,开始对作坊的整合——大兴建酒厂,全国出现了五万多家酒厂,基本上每一个县区都有一家酒厂。尽管众多酒厂如雨后春笋,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当时国家对粮食管控又比较严,白酒的供应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当县长不如办酒厂”是当时白酒产业的典型写照。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包揽一切,酒厂不用为销售操心。可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时期最大的进步就是由作坊酒向工业酒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一时期,白酒产业尽管在经营模式上没有得到质的飞跃,但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生产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逐步放松对白酒生产的管制,白酒生产企业逐步扩大供给,从而带动市场的同步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当时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白酒产业的发展,白酒行业的发展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酒产业的转型成为当时白酒产业的主要矛盾。另外,经营思想的僵化,对日后的官商、坐商作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制调整期(1988-1994):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日益明确,政府行为对酒厂经营的正面影响越来越小,而白酒生产企业的管理机制尚难以适应新的市场机制,大量酒厂经营严重亏损,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白酒作为不可或缺的日常沟通交流消费品,长期受压制的大众消费进行了一次爆炸性释放,白酒产业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部分企业抓住了这一转型时机,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试探性突破,积极投入到市场化运作之中,成为白酒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市场经济已初步建立,逐渐形成先找订单,再按单生产的经营方式成为主流。基于这一情况,白酒生产企业开始通过广告宣传进行造势。用地毯式广告轰炸的办法,以占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心智。可以说,这是一个超常规发展阶段,仿佛广告就是法宝,促销就是必胜武器一样。这也让一些投机者看到了希望,于是,小酒厂第二轮遍地开花,新品牌层出不穷。市场上鱼龙混杂,供求严重失衡,广告酒的泡沫空前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