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1952报道】 今年春节期间,高端白酒市场遇冷,不少知名酒企的销售都出现下滑。在国内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白酒国际化”似乎是唯一出路,但其实这条路也并不好走。
尚普咨询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白酒国际化提了好几年,但情况始终不乐观。这条国际化道路之所以困难重重,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中国白酒企业的内部原因。
近年来,在产能过剩、国内消费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中国白酒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五粮液等名酒企业纷纷发起文化攻势走出国门,中国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走出去”风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引导一批知名品牌参与全球竞争,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白酒。
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白酒的国际化道路不容乐观,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缓慢,只有极少数白酒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鉴于文化背景差异大,中国白酒独特的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消费市场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且许多国家出于保护本国酒类行业发展的考虑,对酒类进口设置了高关税。这些因素造成了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先天弱势。
第二,白酒出口面对一个标准的问题。正规厂家生产的白酒都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但从酿制工艺中所带来的一些难以精确衡量的微量成分却可能与美国fda等法律法规不相符,或由于缺乏详实的数据而被拒之门外。
第三,白酒在国宴等一些招待外宾的国际场合逐渐被其他酒种替代,进一步弱化了白酒对国外政界领袖的影响。目前,apec财长会议晚宴专用酒、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用酒、中法文化年希拉克访华国宴用酒等都采用了葡萄酒,虽然符合国际礼仪,易于与国际接轨,但无疑对白酒“走出去”有负面影响。
第四,中国白酒国内市场竞争混乱,很多名酒企业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要进军国际市场必先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开发白酒国际市场风险大,现在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因此白酒企业虽然很早提出白酒国际化的口号,但是真的落实在行动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反向操作国内市场。
以上文章均来源互联网,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