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1952报道】2011年是中国酒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酒交所恰恰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给中国酒业带来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酒交所在业内外看来依然有一些神秘:酒交所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如何运营?又能给中国酒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带着一系列疑问,《华夏酒报》记者通过对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酒类交易平台的观察和访问,试图掀起酒交所的“盖头”来。
“新生儿”酒交所
3月8日,在一场由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以下简称“四川酒交所”)主办的某品牌葡萄酒上市品鉴会上,该交易所副总裁邓国强兴奋地在现场宣布,四川酒交所已于今年1月份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准。
与邓国强所说的“国家正式批准”相对应的是,中国证监会官网在1月9日发布了一则通告称,继首批八省(区、市)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于2012年11月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后,包括四川、青岛等地在内的第二批八省(市)也通过了验收。四川省内被纳入本次清理整顿范围的35家交易场所中,四川酒交所等11家交易场所顺利通过验收,它也成为率先拿到“准生证”的酒交所之一。
目前,通过联席会议验收的省(区、市)已达16个,接近全国36省(区、市)半数。证监会也对外表示,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工作基本完成。不过,在四川酒交所执行总裁禹剑看来,似乎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从交易所这个特殊业态的发展轨迹来看,整个交易所行业在中国也才20多年的历史,而酒交所更是处在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他说。
或许正是因为“新”,酒交所在中国市场上方兴未艾的同时,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尽管这个“新生儿”在中国诞生已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但至今它仍然显得神秘而遥远。
以上文章均来源互联网,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